返回

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2章 胃口不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一会儿我去张家庄的窑厂买些酒坛子,等酒酿好送去卖了,就去买牛。”

    门外将耳朵凑在门板上听的两个孩子高兴地拍门板。

    陈小满脆生生:“爹,我们现在就去买牛吧!”

    “买大牛,大牛能骑!”

    李初元欢快地建议着。

    老李头把门一打开,两孩子就冲了进去,围着老李头就催促。

    老李头可不敢这会儿去。

    才买了一堆东西花了一大笔钱,再去一趟,小满又要买东西咋办。

    老李头赶忙道:“一会儿爹得去买酒坛子,赚了钱才能买牛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却指着老李头的怀里:“爹还有钱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钱要留着买田地,想买牛得再赚钱才成。”

    老李头赶忙护着肚子。

    周大丫也道:“买牛的事得跟你们大哥二哥商量,大家都答应了才能买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很遗憾。

    不过很快她就又高兴起来了。

    等三天后酒酿好了,就能买牛了呀。

    李初元见他爹不乐意,知道没法买了,顿时泄气。

    好在他新买了两本书,能去背书。

    老李家这边高高兴兴,王公子却是心情沉重。

    在田埂上走了半个时辰,就没看到一家长势好的稻谷。

    明明还不到成熟的时候,稻禾却都是枯黄的。

    有的甚至歪到地上,站不起来。

    再往地里走,看到的场景更是让他心惊肉跳。

    田里的稻禾好歹是活的,地里有不少干死的庄稼。

    本该长势喜人的红薯叶,都已经枯死一多半。

    这些农户年底的收成怕是连一家人的肚子都填不饱,更别提卖粮食了。

    王公子深深叹口气,朝远方眺望过去,不少壮劳力正在往田地里挑水。

    看来得早做准备了……

    没两日,县里的乡绅们都被召集去县衙。

    刘老爷再回来时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
    刘夫人赶忙伺候着将他外衣脱了:“县老爷找你去是因着什么事呐?”

    “让我们捐粮!”

    刘老爷气恼:“去年来咱们县上任,没找我们伸手,还以为是个清官。没成想,这就开口了,胃口还不小!”

    刘夫人急得靠近他坐下:“要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百石!”

    刘夫人倒抽口凉气。

    “都要出这么多吗?”

    “按照各家的田地数目,轮到我们头上要一百石。”

    刘老爷背着手站起身,在屋子里踱步:“说得好听是借,怎么可能还?”

    白白交出去这么多粮食,谁都舍不得。

    “老爷,要不我们找找本家?”

    “为了一百石粮食找本家?到时候上下打点都不止一百石粮食!”

    刘老爷气得一拳砸在手上。

    刘夫人被吓得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好半晌,刘老爷才叹口气:“新官上任,总得送点礼,这一百石就算我送给他的。”

    跟修桥比起来,一百石粮食倒不算什么。

    可陈小满是一开始就开出了条件,还治好了他宝贝儿子。

    县老爷这是突然来一闷棍。

    他心里不平罢了。

    老李家可不知道这些乡绅们的难处。

    他们全家都高兴极了。

    因为家里要买牛了。

    陈小满和李初元都想去,谁知老李头死活不乐意。

    带他们去就是花钱花钱再花钱,他能乐意才奇了怪了。

    为了把两人留在家里,老李头特意趁着他们上学时去的县城。

    两人中午回来知道他们爹走了,小肩膀垮了下来。

    下午上课都提不起劲儿,还被刘先生敲了桌子。

    傍晚放学,刘书言好奇跑过来:“你们两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我爹不带我们去县城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气呼呼地控诉。

    刘书言深深叹口气:“我也想去县城。”

    “等先生走了,你就能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一点不走心地安慰了句。

    刘书言却立马打起精神:“到时候我能天天在县城玩,你们可别羡慕我!”

    “我们能抓蚱蜢,你抓不了。”李初元反驳。

    刘书言又惋惜起来。

    抓蚱蜢可好玩了,比县城还好玩。

    他又哀求地看向李初元:“你帮我留两只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自己玩。”

    李初元拒绝。

    陈小满摆摆小手:“冬天没蚱蜢。”

    李初元立刻道:“可以抓别的虫子。”

    “冬天太冷啦,虫子都躲着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她都不敢把手伸出来呢。

    李初元想想去年冬天好像真的没虫子。


第182章 胃口不小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